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
近日,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中的重难点,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思政“大课堂”的建设,并非大数量、大规模课堂,而是要将课堂置于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中,解决好“在什么时代背景下,以什么价值取向,由谁,用哪些内容,采取什么方法,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鲜明提出了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根本任务和目标要求,为加强思政课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各级党委、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思政课教学成效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校园里的“思政小课堂”与校门外的“社会大课堂”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多课堂协同的育人优势,推动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近日,教育部还会同科技部、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分专题设立了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既有香山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太行山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也有安源煤矿、大生纱厂、武钢一号高炉等工业文化遗存,还有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南开医院、西京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类型多种、形式多样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必将打通青少年心中理论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使他们在案例式、体验式、专题式教学的“大思政课”中优游涵泳。
“思政小课堂”不能脱离“社会大课堂”,要实现思政课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效交互,使学生对所学课程形成强烈的参与感、代入感和获得感。“大思政课”要在时间维度上把握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贯通连接,秉持“大历史观”将道理讲深,同时在对时代的深切感知和回应中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前瞻性和先进性,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使思政课成为常学常新的时代大课。要通过及时向学生讲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国际关系及国内外热点问题,让学生感知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增强学生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提升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讲好“大思政课”,既涉及理论,又涉及实践,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感,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又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还牵涉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敏感问题和复杂情绪,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还要善于联系实际、讲好中国故事。为此,须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健全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机制,建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支持教师参与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到基层挂职锻炼,同时有针对性地从社会各条战线遴选一批优秀师资,形成专兼结合、相互协同的育人合力,让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成为“大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生力军。
(作者:巩克菊,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